荨麻疹方九大药方治疗荨麻疹

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9 20:57:01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拥有过敏体制的人更容易患病,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,荨麻疹是一种常见性慢性疾病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。为此,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荨麻疹的治疗方法。临床上常用的荨麻 。

荨麻疹是荨麻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拥有过敏体制的疹方人更容易患病,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大药生活和健康,荨麻疹是疗荨一种常见性慢性疾病,给人们的麻疹生活带来很大困扰。为此,荨麻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荨麻疹的疹方治疗方法。

临床上常用的大药荨麻疹治疗方法主要如下。

[方一]

荆芥穗10克,疗荨防风9克,麻疹金银花12克,荨麻牛蒂子10克,疹方丹皮9克,大药浮萍6克,疗荨生地9克,麻疹薄荷6克,黄芩10克,蝉衣12克,生甘草6克。水煎服,日1剂,早晚服。

本方辛凉解毒,疏风止痒,适用于荨麻疹。

[方二]

生地10克,当归12克,赤白芍各10克,首乌10克,黄芪12克,防风、芥穗、刺蒺藜、川芎各9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,日1剂,分2次服。

本方养血益气,疏风止痒,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。

[方三]

香樟木、晚蚕砂、徐长卿、败酱草、核桃叶各30 创克,紫苏120克。将药任选一种煎水,乘热先熏后洗,每日1叫次。

本方适用于荨麻疹。

[方四]

黄芪10克,白术、防风、桂枝各9克,白芍10克,生姜6克,大枣9克,浮萍6克,白藓皮10克,荆芥穗9克,陈皮12克,甘草9克。水煎服,日1剂,早晚服。

本方调和营卫,益气固表,对荨麻疹有效。

[方五]

金银花12克,地肤子、芥穗各9克,大黄10克,厚朴、云苓各9克,白芍10克。甘草9克。水煎服,日贝剂,分2次服。

本方清热散风,适用于荨麻疹。

[方六]

熟地9克,当归、白芍各20克,首乌、黄芪各30克,防风、川芎各12克,甘草30克,蝉蜕10克,荆芥、白蒺藜各12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,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。

本方出自《山东中医杂志》1989.8期,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。

[方七]

玉米须15克,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。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,加水适量,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,再加酒酿,煮沸食用。

本方适用于荨麻疹。

[方八]

三七1 1.5克,去骨鸡肉100克。

三七切成薄片,用鸡油或猪油炸黄,加入鸡肉拌匀,放人碗中,再加水适量,用文火蒸炖1小时,加入少量食盐调味,药肉汤1次服完,每天或隔1-2天服1料,连服2-3剂。

本方适用于阳虚气弱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荨麻疹。

[方九]

醋100毫升,木瓜60克,生姜9克。3味共人砂锅煎煮,醋干时,取出木瓜、生姜,早、晚2次食完,每日1剂

温馨提示: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应以从两个方面着手:阻断过敏源和抗过敏治疗,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。

温馨提示: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诊断依据;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,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酵素的副作用与危害性,不纯酵素危害大 — 养生百科网

    日常生活中,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问题,这也让许多商家发现了商机,于是酵素就顺势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。酵素能够帮助保持人体的活力,多人体的好处也是有很多,那么长期服用酵素可以吗,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酵素的
    2025-05-09
  • 夏日疲乏无食欲 缺少糖分易犯困

    你有没有感觉最近总是肌肉酸痛、身体疲惫,清晨闹钟响过几遍还起不来床,面对美食没有半点食欲,多走一段路就心慌气短,和朋友的聚会也提不起半点兴致,明明很困可是到了晚上又失眠……活力的夏日也会感觉疲乏,到底
    2025-05-09
  • 夏季养生 冲凉要讲究

    很多人都有每日洗澡的习惯,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,冲凉洗澡不但可以洗去身上的汗味,还能够消除疲劳,提高我们夜间的睡眠质量。但是小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,就是您洗澡的顺序对吗?换句话说您知道正确的洗澡顺序吗?据
    2025-05-09
  • 春季保健养生 8种养生方法对位调理

    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、脚、颈、手这些部位的保暖,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,取下围巾、口罩,脱掉厚袜及手套,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,导致疾病入侵。都说“春捂秋冻”你还准备“捂”多久?“一般情况下,立春后最短也
    2025-05-09
  • 夜交藤治疗失眠的用法,可煎服/泡脚/煮粥/煮汤(辩证配伍使用) — 神奇养生网

    夜交藤是一种可以帮助养心安神的中药,还可以治疗皮肤瘙痒等,它又叫做首乌藤,长期失眠的疼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夜交藤,帮助治疗失眠,其也有相关配伍治疗虚烦失眠多梦的情况,就有4种夜交藤治疗失眠的用法,比如
    2025-05-09
  • 秋冻冻到哪一天 因人而异

    另外,秋冻也因人而异,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和抗寒、抗病能力量力而行。对于那? -->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句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句“春捂秋
    2025-05-09

最新评论